腾博官网诚信为本,专业服务 - 腾博专业服务诚信

磁浮追梦人—— 记全国劳动模范梁潇的科技报国之路
发布时间:2025-04-30

4月28日上午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。湖南省共有 84 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。其中,湖南轨道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轨道技术中心主任、高级工程师梁潇以敢挑重担的担当、勇闯“无人区的魄力、一心钻研磁浮技术的坚守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,成为受表彰群体中奋进力量与创新精神的鲜活缩影。

48b833f4d0e9904e47abfd61e140962.png

1982年出生的梁潇在磁浮交通技术领域深耕十余载,是国际磁浮大会执委(中国仅四人担任此职),国家磁悬浮标准化委员会委员,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。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突出的科研成果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

中国制造:打破国际技术垄断

2014年,梁潇作为技术牵头人,开始负责全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磁浮铁路长沙磁浮快线的设计、施工、新增车制造调试的技术总体工作。彼时,全球磁浮交通领域工程化进程停滞不前,国内虽研究了30年但尚无一条完全自主化的商业运营线路。

面对国内技术标准缺失、工艺体系空白的重重困境,梁潇与中铁宝桥的技术团队展开了艰苦的研发攻坚团队提出的“轨排高精度批量生产方案”,将轨道误差控制在毫米级;“车轨桥耦合共振抑制技术”,破解了磁浮列车运行时的抖动难题;他带领科研团队总计完成200余项技术升级,让国产磁浮列车的安全性、稳定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仅仅20个月,长沙磁浮快线就成功建成投运。不仅实现了中国中低速磁浮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,更以99.99%的正点率和100%的运行兑现率,为中速磁浮列车刻上“中国制造”的印记,中国跻身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快速磁浮商业化技术的国家。

11.jpg

中国标准:160.7的速度突破

当湖南磁浮的“中国制造”吸引了世界瞩目的时候,梁潇团队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地方。

2016年,面对传统短定子磁浮列车最高速度仅120km/h的难题,梁潇开始主持世界首个商用160km/h短定子快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发工作。

这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探险。在长达四年的攻坚岁月里,梁潇与国防科大、同济大学、中车株机、中铁宝桥等来自全国20余家顶尖科研院校与企业组成联合攻关组,按照“方案设计、设备试制、系统集成、试验验证”四个阶段展开科技攻关。他牵头研制2.0版快速磁浮列车、无缝供电轨等新型装备,为磁浮列车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固的技术基础。

2020年4月28日,当测试速度突破160.7km/h的那一刻,正如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样,整个团队沸腾了。试验成功后,他组织编写全国首部160km/h快速磁浮设计标准,推动技术转化应用,相关科技成果运用到凤凰磁浮文旅项目、长沙磁浮东延线、长沙至浏阳市域铁路中。湖南磁浮就此划下“1860轨距”“160时速”两大行业标准,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,更树立了磁浮产业的“中国标准”。

革新:成本革命重塑产业生态

为着探索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,梁潇将目光投向磁浮产业链业态,发起了“磁浮造价成本革命”。

2024年,面对交通造价水平相较其他制式无竞争优势的行业难题,梁潇带领团队展开系统性重构。通过优化设计参数、革新施工工艺等技术创新,他将每公里造价降低25%至1.5亿元/公里,为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节约造价投资20亿元,仅凤凰磁浮项目便节约了1.47亿元。

2025年,为达到更高目标,他不再满足迭代式创新、渐进式创新,而是锚定1亿元/公里的目标,开始对现有体系开展革命式创新的系统重构。

从湘中大地到国际舞台,从技术破冰到中国制造,从刷新纪录到中国标准,再到成本革新重构业态,梁潇用十余载奋进不息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,谱写着中国智造的壮丽诗篇。当“中国磁浮”成为国际名片,这位普通劳动者仍在试验场默默耕耘。

“轨道延伸之处,就是我们磁浮人的梦和远方。”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,梁潇的追梦故事,正在续写新的篇章。


腾博官网诚信为本,专业服务 91430000344686536Q 版权所有 
湘ICP备18024531号-1